Page 36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9年8期(4月下半月塑料)
P. 36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化合物取代水分离混合废塑料,分离率可达到 99.9% 中国唯一通过了卫生部、质检总局审核的可生产出食
以上。 品级再生瓶级聚酯切片原料的企业,且产品远销欧美
3.5.3 废弃 PVC 溶剂法优质再生绿色高值化 市场,从而结束了中国不能够生产出再生食品级聚酯
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切片原料的历史。
索尔维公司投产了世界上第一套回收软 PVC 装 3.5.5 废弃塑料生物法优质再生绿色高值解
置,每 年可 从 1 万 t 废塑 料(大多 由 PVC 组成 )再 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生出 约 8 500 t PVC。该 技术采用甲 乙酮混 合物在 英国研究人员在对日本回收中心发现的天然细菌
100~140 ℃和加压条件下溶解 PVC 及其添加剂。含 进行 X 射线实验时,无意中制造了出一种塑料消化酶,
PVC 的溶液最后沉淀生成均相的软 PVC。甲乙酮混合 这种酶因变异而变得更为强大。测试表明,实验室制
物则可循环使用。该装置的原料主要由电缆绝缘 PVC 造出的突变体对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具
组成,至少 80%的物料是使用后的废料。采用这种工 有超强的分解能力,可将其转化为其原始化学品,而
艺,可减轻 PVC 尤其是软 PVC 对环境的影响,而且 后者是食品与饮料行业最受欢迎的塑料之一。
再生 PVC 纯度很高,可等于或高于原来的价格,投资 3.5.6 废弃塑料绿色共混改性再生优质功能
偿还期很短。 化塑料资源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13]
废弃 PVC 溶剂法回收解决了常规的清洗 — 干 共混改性把废旧塑料转化成高附加值的其他有用
燥 — 造粒回收再生塑料资源工艺二次污染。 的材料,已成为当前废旧塑料回收技术研究的热门领
3.5.4 废弃 PET 瓶优质再生 PET 瓶级切片 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应用成果。废弃塑料共
绿色高值化解决方案的持续创新 混改性的技术如增韧、增强、并用、复合、活化粒子
多年来很多食品级的 PET 瓶都被简单地进行破 填充、交联、接枝、氯化等。
碎,降级为拉丝做短纤维或编织袋,这种低附加值的 共混改性再生制备塑料合金具有特殊的实际意
利用方式。不但极大地浪费了 PET 资源的潜在价值, 义,如回收的塑料制品分捡困难,可以直接实施熔融
而且就不能够再循环利用。 共混并有选择性地加入某种再生塑料,以调节再生塑
北京盈创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建成一条世界上单线 料合金的性能,这不仅能降低再生塑料制品的成本,
产能最大的将废弃 PET 瓶再生为瓶级聚酯切片原料的 而且可提高其力学性能并充分发挥回收利用的再生塑
生产线,实现了从塑料瓶 — 消费后废瓶 — 再生聚酯 料的使用价值。共混再生塑料合金,性能可达到甚至
切片 — 塑料瓶的循环利用,每年可回收废旧 PET 瓶 5 超过原塑料,拓展一些特定领域的高值化应用。废弃
万 t,相当于 22 亿个饮料瓶的数量。 塑料经过共混改性的合成材料不但工艺简单、成本较
普通的聚酯瓶生产过程是原生聚酯切片原料 — 瓶 低,而且性能优异,从而扩大了应用领域高值化
胚厂铸胚 — 吹瓶厂吹瓶 — 灌装 — 进入消费市场。盈 共混改性再生塑料循环利用特点。共混改性塑料
创在其中加入 “ 回收分拣打包 ”“ 深层清洗 ” 和 “ 深度 塑料拓展了原塑料的应用范围,其制品的使用寿命周
净化 ” 几个先进工艺后,再生出瓶级 PET 切片,最大 期终结后,提取塑料原料的技术难度高且价值低,一
限度地将 PET 资源的原有价值挖掘出来,增加了 PET 般只能作终结塑料寿命周期处理,即丧失了可再生为
瓶级料循环利用的次数。 塑料资源的价值,作为其他资源循环利用。
生产工艺特点 :废旧 PET 饮料瓶被机器按颜色 废弃塑料绿色共混改性再生塑料资源达到高性能
自动分捡后,进入了一个又一个密闭的处理装置,经 高值化需要做大量的理论及应用研究。针对具体、特
过 4 道高温深层清洗,自动去除瓶盖、标签、黏合剂、 定的高值化应用领域及具体制品,研发出一套绿色共
残余液和其他可见污染物后,再经过高温熔融挤出, 混改性再生的高值化解决方案,把实验室的科技成果
有效去除有机杂质 ; 再经 12 h 200℃以上高温去除所 实现工业化、商业化。
有微生物和小分子杂质,制成了像奶油一样洁白柔滑 3.5.6.1 PE/PP 共混改性绿色高值化解决方
的瓶级聚酯切片。 案的持续创新
生产线取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及 PE 和 PP 在废弃塑料包装资源中占很大比例,共
欧洲 ILSI( 国际生命科学研究所 ) 标准认证,成为了 混改性实现性能高值化。
8
·18· 第 45 卷 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