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8年4期(2月下半月橡胶)
P. 42
橡塑技术与装备(塑料)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PLASTICS)
time,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y is prospected, so as to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waste gas treatment, and make positive effort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Key words: rubber and plastic industry; organic waste gas; treatment technology; prospect
(R-03)
杜邦公司与新西兰羊毛公司合作开发新纤维材料
DuPont cooperates with New Zealand Wool Company to develop new fiber materials
杜邦工业生物科学公司正与新西兰羊毛公司(WoNZ)合作,为家用纺织品打造一个纱线平台,提供持久的
性能特征和更可持续的环保特征。此次合作将来自 WoNZ 的专利技术与杜邦在生物可持续,高性能材料方面的领
先地位结合在一起,并激发这一专业知识和产品的合作,该计划于 2018 年发布。
杜邦公司 Sorona 全球业务部门负责人 John Sagrati 表示: “ 新西兰的羊毛确实是负责任的羊毛供应的领导者。
杜邦公司在合作伙伴中寻求的就是这种品质,以及他们对创新和质量控制的奉献精神。他们在市场上占据一席之
地,而且凭借独特的能力提供一致的,定制的纤维,并且在性能和可持续性方面有着良好的记录。”
WoNZ 首席执行官 Rosstan Mazey 表示 : “ 我们非常高兴能够与杜邦工业生物科学公司(DuPont Industrial
Biosciences)合作,该公司已经能够将生物材料以商业规模形式推向市场。和我们一样,杜邦致力于在不影响地
球或其居民的前提下实现增值创新。为了打造这种令人兴奋的全新纱线,我们的资源和专有技术相结合,完全符
合我们通过创新改变市场的使命,并将纤维种植者与终端消费者联系在一起。”
杜邦在生物材料领域的行业领先优势在过去一年中获得了许多荣誉,其中包括普氏全球能源 “ 年度突破性解
决方案”奖,以与 ADM 合作开发一种由果糖生产 FDME 的新工艺 ; Frost&Sullivan 获得 2017 年欧洲生物基材
料年度大奖 ; 以及最近的塑料“2017 年生物塑料创新奖”等等。
摘编自“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
保乐力加集团宣布停止使用塑料吸管和调酒棒
Pernodricard Group announced the discontinuation of plastic straws and stirrers
新年伊始,国际酒业巨头保乐力加宣布了一项全新的环保行动。保乐力加在全球所有业务中将不再使用由不
可降解材料制成的塑料吸管及调酒棒。
作为集团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保乐力加中国将同步响应这一号召,以此对保护地球做出更大贡献,并
推动旗下业务往更加可持续性的道路上发展。
目前,全球每年消耗多达 5 亿根塑料吸管和调酒棒,虽然能为饮用提供极大的便利,但身为塑料制品,它们
对环境、尤其是海洋的破坏日益严重。今天,90﹪ 的海洋垃圾为各种塑料吸管、瓶子和瓶盖。一根塑料吸管的使
用寿命仅为 20 min。然而,它们需要 200 多年才能分解为小分子,而且往往还不能完全降解。保乐力加推出此项
行动看似微小之举,然而其对环境保护的价值不可估量。
社会责任与保乐力加的发展历史和企业价值观密不可分,已创立 50 多年的保罗力加海洋研究所 (Paul Ricard
Oceanography Institute) 便是明证。保乐力加深知不可降解塑料会对环境和海洋造成巨大的危害,因而应在禁塑
方面有所作为,以避免塑料制品这种影响进一步恶化。
保乐力加中国公共关系与传播副总裁王珏女士表示,“ 保护地球是保乐力加集团四项可持续发展与责任承诺
之一,保乐力加中国非常拥护集团的这一决议,并将身体力行地支持这一行动,也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加
入我们,和我们一起,向塑料说 ‘ 不 ’,守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保乐力加集团不仅践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United Na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还制定了
自己的 “2020 行动路线 ”,其中一项为到 2020 年将集团在全球的垃圾总量由现在的 913 t 降低至 0。
摘编自“中国网财经”
(R-03)
4
·20· 第 44 卷 第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