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2021年1期
P. 66

■ 产业与市场




















                          袁仲雪:赛轮的“制造力”从何而来






                  从赛轮集团位于橡胶谷的办公                    “基础研究已经成为跨国企业
              楼出来,步行向西到青岛科技大学                  维系原创能力、实现专利和标准布
              郑州路校区,不过5min。这短短几                局的重要举措。只有持续加大基础
              百米的距离,见证了中国科技成果                  研究投入,才有望占领行业科技制
              转化最典型的案例之一,也见证了                  高点。作为橡胶轮胎行业,未来要
              赛轮如何在技术驱动下,一步步成                  发展,必须要有理论的研究,要有
              为行业头部公司。                         新材料、新装备的研究,这样才能
                  目前,赛轮集团总资产200多               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
              亿元,年营收超过150亿元,全球                 从基础研究到全产业链集合创新
              雇员超过1.2万人,经营规模居同                     早在1988年,在青岛化工学院
              行业全国第3位。其应用国际首创                  (现青岛科技大学),我负责学校
              新材料制备的轮胎,性能达到欧盟                  的实验室,为了把实验室的科研项
              标签法规最高标准;自主研发和制                  目转化为产品,成立了科技开发公
              造的世界最大63吋巨型子午线轮                  司。十年的时间,转让了一百多个                        赛轮集团董事长 袁仲雪
              胎,填补了国内行业空白。                     项目。结果转让那么多,成功率却                   需求,赛轮集团联合软控股份和青
                  在对话中,赛轮集团董事长袁                极低。因为企业家退休或者是企业                   岛科技大学承建了国家橡胶与轮胎
              仲雪讲述赛轮的“制造力”从何而来                 改制等等,整个项目就结束了。当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国
              以及未来更宏阔的愿景。                      时感到非常郁闷。                          橡中心”)、国家轮胎先进装备与
                  “刚才我看了看卫星图,就在                    1999年7月1日这天,校党委终              关键材料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技术
              此时此刻,世界各大航道上有500                 于决定,让我们用民营的体制自己                   研发创新平台。
              多艘船载着赛轮的产品,发往全球                  干。我和一帮老师开始走出校门,                       国橡中心目前聚集了四千多研
              180多个国家。这是‘中国制造’大                通过创办股份制企业,来实现学校                   究人员,在研究设计总院下边设了
              放异彩的时代,而对赛轮来说,也                  的科研成果转化。                          8个分院,研究方向包括装备、智
              是厚积薄发,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时                      这30多年,我们从未放弃基                 能制造、轮胎、材料、互联网、化
              代。从1988年至今,30多年的时                础研究,以及科技成果转化。我们                   工等等,8个分院下边还有12个研
              间,青科大实验室里的项目、科研                  的项目转化不仅是要转化成一个产                   究所、66个研究室。这个团队是中
              成果转化成了产品、企业,形成了                  品,而是要转化成一个产业。为了                   国最大的,其中行业专家占了全国
              产业链。”                            满足橡胶轮胎全产业链的技术创新                   橡胶行业的1/2以上。


              40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