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22年8期
P. 68

橡塑技术与装备                                          CHINA RUBBER/PLASTICS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为了探究密封圈不同材料的密封特性,将 60 A、                      前端,此时,前端密封圈较软时,密封圈容易受力产
             72 A 和 85 A 硬度聚氨酯分成三种组合,为了保证密                     生压缩,从而密封圈所产生的应力较小 ;当前端密封
             封面的耐磨性,后端所用密封圈材料硬度要比前端高                           圈较硬时,密封圈不容易产生压缩,其内部产生的回
             一些。具体组合如表 2 所示,下文将用 ABC 表示。分                      弹力反作用于后端密封圈,使后端密封圈的密封面紧
             别从密封面接触应力、摩擦应力及回弹等方面等方面                           紧贴合闸板侧面,从而所产生的接触应力也是最大的。
             分析它们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密封件密封性能的影响。                             (2)摩擦应力
                            表 2 材料分配组合                             摩擦应力也是评判密封性能好坏的标准之一。摩
                       组合                     代号               擦应力大有助于密封,这是因为较大的摩擦应力会使
                      60+72                    A
                      60+85                    B               密封面紧靠闸板,从而提高密封效果,但又不宜过大,
                      72+85                    C
                                                               否则,会使密封圈过早磨损,降低寿命,引发安全问题。
             3.1 不同材质密封圈对比模拟分析                                     加载时密封面所受摩擦应力分布曲线与卸载时密
                (1)接触应力                                        封面所受摩擦应力分布曲线如图 4,图 5 所示。从中
                 闸板加载与卸载过程密封圈所受应力曲线如图 3                        分析可知,三种组合所产生的摩擦应力均呈对称趋势,
             所示。从图中可知,密封圈在加载与卸载过程中所受                           而 C 所产生的摩擦应力最大,A 所产生的摩擦应力最
             应力呈对称分布 ;在加载过程阶段,密封圈所受应力                          小。从密封效果中分析,受摩擦应力的影响,C 的密
             大小随闸板位移增加而增加,呈上升趋势,在 0.5 s 时                      封面可以紧靠闸板,密封性能最好,但过高的摩擦应
             达到最大值,随闸板继续下移,其所受压力开始逐渐                           力又会使 C 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而 B 相较于 C 摩擦
             减小直至趋于稳定;在卸载过程阶段,当闸板运行至 1.5                       应力降低,使用寿命增加,相较于 A 密封性能又有所
             s 时,密封圈内部又一次出现应力最大值。分析可知,                         提高。从实际工况角度出发,应该在保证密封效果的
             两次应力最大值均是出现在闸板与密封圈倒角处接触                           情况下优先选用所受摩擦应力小的材料。
             时所产生。





















                                                                       图 4 三种材料加载时摩擦应力曲线

                        图 3 三种材料平均应力分布                            (3)回弹性能
                 三种组合对比来看,密封圈所受应力趋势一致,                             聚氨酯密封圈有一定的回弹性,压缩应力卸掉后,
             均呈现对称趋势,从中分析可知,AB 组合属于前端                          密封圈不会立即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作为密封材料,
             密封圈材质一致而后端不同,所产生的接触应力相差                           理应在压缩应力卸掉后,即刻恢复到原来状态。通过
             不大 ;而 BC 组合属于后端密封圈材质一样,前端不                        模拟绘制出密封圈回弹特性曲线如图 6 所示。从图中
             一样,但 C 所产生的应力要远远大于 B。说明密封圈                        分析可知,密封圈的回弹曲线是一根光滑的曲线,这
             产生应力大小主要取决于起回弹作用的前端密封圈,                           说明其回弹特性具有一定的非线性 ;三种材质组合均
             这是因为当闸板下落时,施加给后端密封圈的力传给                           在 1.9 s 时,回弹至初始位置,说明三种材料组合均能


                                                                                                         8
             ·18·                                                                              第 48 卷  第 期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