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橡塑技术与装备》2019年24期(12月下半月塑料)
P. 43

综述与专论                                         温茂林 等·高端微结构塑料制品的成型加工技术与装备研发 *


                机头口模处特制的注射器件进入刚挤出的塑料薄膜内。                          化程度高等优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阶段中,压力反馈控制系统会持续检测机头处的压                               与传统注塑技术类似,微注塑技术也包含原料的
                力并作用于电机上从而控制熔体以稳定的压力被挤出。                          融化、注射、合模保压、冷却脱模等过程,但不同于
                第三阶段,牵引机将从机头口模中挤出的熔融塑料薄                           常规注塑技术,微注塑技术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膜快速牵引拉伸至冷却水槽中,熔融态的塑料薄膜转                           [14] 。首先,由于微注塑所成型的制品质量和体积较小,
                变成固态的塑料薄膜,同时内含的微通道结构在此过                           故其塑化单元需要计量准确、体积较小 ;为减少生产
                程中成型,所得到的塑料制品横截面如图 1(d) 中所示。                      周期,微注塑模具需快速冷却 ;为避免制件产生气泡、
                微通道塑料薄膜的成型质量与拉伸比、熔融拉伸长度                           欠注等缺陷,模具需抽真空以减小流动阻力 ;对于细
                以及挤出机头的口模结构尺寸等参数有着密切的联系。                          微结构制品,为了避免脱模时制品与模具间的静电吸
                                                                  力损坏制件,需要采用自动吸附装置               [15] 。
                                                                      按照驱动方式分类,微注塑机可以分为全电式驱
                                                                  动、油电复合式驱动以及液压 / 气压式驱动 ;按照注
                                                                  射系统的结构形式分类,微注塑机可以分为单螺杆式、
                                                                  螺杆 - 螺杆式、柱塞 - 柱塞式、螺杆 - 柱塞式等                [16] 。
                     图 2 微通道塑料薄膜挤出加工流程示意图
                                                                  各种类型的微注塑机均有着自己的特点,但殊途同归。
                    近年来,本课题组已在聚合物微通道结构材料制                         近年来,不断改进完善微注塑机的注射技术和控制技
                备及应用方面取得新的研究进展。通过控制挤出成型                           术是各公司和机构投入研发的方向,其目的是实现更
                过程中的注入气体的压力大小可以得到不同孔径和孔                           高的注射速度和控制精度。现阶段我国的微注塑机主
                                                    [4]
                隙率的并排 28 孔微通道塑料薄膜 (MCF) 。上述相                      要还是依赖进口,就此本课题组联合有关企业开发设
                关成果已应用于人造树叶、吸声材料、化学品检测、                           计了一种采用差动式传动注射系统的螺杆 - 柱塞双阶
                药物输送、蛋白质生物标记检测、光化学反应器等领                           型全电动微注塑机,解决了微注塑过程中微小注射量
                域  [5~9]  ;同时,通过改进多微通道口模设计,并控制                    控制困难的问题,实现了高精度、宽范围、超高压的
                挤出过程中的注射气体压力、拉伸速率与拉伸长度等                           注射过程,并基于此设备对微注塑加工成型工艺进行
                工艺参数,加工制备出新型多微通道塑料管道结构                            了相关研究     [17] 。微注塑机的整机三维建模如图 3 所示。
               (MCT)。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在于中心微通道的周围
                紧密排布了一圈直径更小的微通道结构,避免了 MCF
                中微通道尺寸不均匀的缺点,该结构有望用于人造血
                管、新型微换热系统等方面            [10] 。


                2 微注塑成型技术与设备
                    在生产微型塑料制品时,若使用传统的注塑机生
                产,微结构制品较小的质量和体积会使得注射流道所
                占的比重较大,从而导致原料严重浪费,而且还会使
                得冷却流道的时间增加,降低整体的生产效率                    [11] 。为
                                                                             图 3 微注塑机整机三维图         [18]
                解决此类问题,微注塑技术应运而生。一般来说,微
                注射技术主要是指小尺寸、小质量的注射成型技术。
                                                                  3 特种工程塑料 3D 打印设备
                但迄今对于微注塑技术还没有明确的定义。Whiteside
                                                                      3D 打印也是塑料微结构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而
                等学者   [12~13]  根据微注塑所得制品的质量和尺寸量级来
                                                                  基于 FDM 的 3D 打印机耗材从打印头喷嘴出丝,是一
                定义微注塑,主要包括所得制品的质量在毫克级以内
                                                                  个典型的微孔挤出过程。特种工程塑料综合性能优越,
                或制品的尺寸精度在微米级以内两个方面。与传统的
                                                                  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卫生、电子电器等行业
                常规注塑相比,采用微注塑技术生产塑料制品具有制                                    [18~20]
                                                                  应 用 广 泛      。 然 而 特 种 工 程 塑 料 具 有 熔 点 高, 黏
                品成型品质高、生产效率高、工艺较为简单以及自动


                      年
                2019     第   45 卷                                                                      ·2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