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2 -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2017年第3期
P. 72

海外消息

                           Overseas news





































                          全球制造业四次大规模迁移启示录



                  人们        普遍认为,全球范           土地、能源、制度性交易成本等综                 着伟大发明与伟大企业,福特的T
                                               合成本)的角度分析全球制造业转
                            围内出现过四次
                                                                               型车和凯迪拉克的电子启动装置开
              大规模的制造业迁移:第一次在20                 移,进而研判未来制造业是否会流                 启了人类的汽车时代,华纳兄弟的
              世纪初,英国将部分“过剩产能”                  向印度、越南等低成本国家,或是                 《爵士乐歌手》带动了有声电影的
              向美国转移;第二次在20世纪50年                由中国回流欧美。创新因素在全                  繁荣,不锈钢和人造树胶重塑了美
              代年代,美国将钢铁、纺织等传统                  球制造业迁移过程中的重要推动作                 国制造业,电话和电气化使美国的
              产业向日本、德国这些战败国转                   用,则并未获得足够关注。                    工业基础设施全面升级。
              移;第三次在20世纪60至70年代,                                                   尤其是流水线生产方式的大范
              日本、德国向亚洲“四小龙”和                   美国:以制造流程创新承接全                   围推广,大规模批量生产,除了能
              部分拉美国家转移轻工、纺织等劳                  球,制造业转移                         摊薄固定成本,也使大量工程师聚
              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第四次在20世                     美国承接全球产能转移、实                集在一起搞技术研发,极大推动了
              纪80年代年代初,欧美日等发达国                 现制造业崛起的过程十分漫长,即                 科技创新。而当时英国工厂的组织
              家和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                  使在1850年前后,美国已经拥有世               形态相对传统,中小作坊是英国社
              国家,把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技术                  界上规模最大10家工业企业中的7                会的最爱,但这类企业无法实现规
              高消耗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于                  家,也不表示美国真正成为制造业                 模经济和成体系的研发创新。
              是,30多年来中国逐渐成为第三次                 强国。在产业和技术竞争中,直到                     到20世纪20年代年代,英国
              世界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和受益                  1920年前后,美国制造业才完全站               与美国在制造业领域的差距已十分
              者。                               上毫无争议的世界之巅,这主要得                 巨大。当时有数据显示,美国的研
                  麦肯锡、波士顿咨询集团等专                益于美国在制造端、产品端上的全                 发支出在国民产值中所占比例高达
              业机构以及各路经济学家和媒体,                  面创新。                            2.5%,而同期的英国只有2%;美国
              更多是从“成本结构”(包括人力、                     20世纪初期的美国,四处闪动              土木工程师在总就业人口中所占比


              44     橡塑智造与节能环保  2017年 总第3期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